现代建筑八大忧患
更多信息>>网注册建筑师更多信息>>网注册建筑师
现分说八忧如下。 一忧曰:对建筑经济的忽视 之所以把建筑经济问题列在第*,实在是因为它不仅太重要,而且被如今一些人几乎放了最不重到要的位置。要盖房子,就得花钱,盖什么样的房子,得花多少钱,这恐怕是每一个业主都应首先考虑的事。而且由于建筑是一项投入巨大,收益滞后的风险投资,所以精明的业主和房地产商常常会精打细算,事前即做出非常认真严谨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力求做到花最少的钱,盖出最好的楼宇来。《红楼梦》里的贾府,乃皇亲国戚,锦绣豪门,算得上是个大款主儿了,可他们要盖起省亲别墅即大观园来,也知道充分利用荣国府旧园—会芳园已有的园林建筑,山石树木,池水溪流、陈设玩器、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在建园之前,即令贾珍等辈做了工程预算,使得盖这么一个偌大的新园子,竟然“所添有限”。比起外国现代富豪和中国封建官僚们来,我们今日中国的不少主儿,那就真是要气派堂皇靡费大方得多。笔者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管见所及,即可发现忽视建筑经济的表现有这么几条: 1.不做可行性研究。一个投资规模巨大的建筑工程项目,业主理应有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这是常识。就拿宾馆来说,投资多少,多大规模,多少间客房,星级标准,环境位置,市场预测,设计和建设周期,何时可全部收回投资,何时开始盈利,盈利多少,等等问题,都必须未雨绸缪,有可靠的评估分析。对这样一件理所当然的事,现今不少业主,房地产公司的决策人物,竟然还没有摆到他的议事日程上。建筑师得到他的设计委托,问他有没有可行性报告,那回答往往是张口结舌,说不出个ABC,甚至不知可行性研究为何物。要是再深问下去,他还会很不耐烦,心说:大爷有的是钱,你只管给我设计就是了,我卖的是楼花,可不是楼,只要打桩机一响,就是黄金千万两,楼没盖,我已经腰缠万贯了,何必那么辛苦。其实这些主儿也并非真的那么有钱,不过是官办公司,拿着国家银行的贷款,打肿脸充胖子,摆起大款的谱儿罢了。这种情形不仅反映出一些人的盲目无知和暴发户心态,同时也暴露出时下房地产业的弊端。没有可行性研究,不做建筑经济分析,其后果不言而喻,是造成浪费和投资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2.没有设计任务书。这好象是笑话,但却是惯见的事实。业主委托设计,居然提不出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书。 3.片面追求外部形式。这种倾向可以说已经十分明显。时下流行的典型语言是:要搞一个我没有见过的。当然单就这句话看也无可厚非,若取其创新独特之意原本不错,问题在于一些人把这一条摆到压倒一切的位置,热衷于在外轮廓的几何图形上做文章,只要是花样翻新,不管它经济与否,实用如何,就都是好的,这就大谬。此风影响所及,使得不少建筑和设计方案徒有其貌,虚有其表,而平面空间极不合理,使用功能很欠周到。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和官员评审设计方案,基本上还属于外行看热闹的层次,面对满墙盈室的设计方案,诸君往往只作走马观花,甚至只把目光远远一扫,便匆匆朱笔一点,生死乃定,打道出行,赴宴去也。片面追求建筑外形标新立异的结果,使得一些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将平面空间外轮廓搞得太不规整,不仅给结构建造技术带来困难,大大提高结构造价在总体造价中的比重,而且也由于外墙周边长度过大,从而增加建筑物在保温隔热方面的投资,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抗风抗灾能力。 4.片面追求建筑高度。在建筑高度上盲目地互相攀比之风也相当盛行。你搞了个五十层,我就搞它个五十一层;你搞了个高层,我就搞它个超高层。片面追求高度的结果,使得有的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标准层建筑面积仅五六百平方米,有效使用面积甚少,平面系数极低,有的宾馆每层客房仅十来间,造成投资和经营管理的极大浪费。有一位建筑师朋友,接了一个30层的设计项目,我曾经好意劝他千万要把高度控制在100米以内,以避免按超高层建筑的技术规范来做设计,殊不知这位朋友夺口答道:我就是要超过100米!哪怕只超过一公分也要超!这真是语出惊人,令我唏嘘不已。他也许并不是不知道:为了争这一公分的高度,会多花多少钱,付出何等巨额的代价! 5.热衷于采用豪华建筑材料。这也是一种靡费的表现,特别是到处大面积滥用玻璃幕墙。在一些人眼里,时下似乎唯有玻璃幕墙才是所谓高档建筑的身分的标志,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贝先生的华盛顿美术馆和北京香山饭店,就没有用过幕墙,还不照样是大师名作?玻璃幕墙也好,豪华材料也罢,非不可用,但宜慎用,要用得相宜,用得得体。我就曾经见过北京一家科研生产单位的普通办公楼设计,没有中央空调,冬季普通采暖,可设计人却将正面北向外墙全部搞成弧形镜面,丝毫也不顾及能源的投资和浪费,而这样的设计却可以照样盖章出图,真不知支配他们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以上三条,说的都是靠牺牲经济实用以哗众取宠的情形。把大量金钱花在那种非理性的的追求上,实在是一个很坏的毛病。它不仅应当为我们这个还并不富裕的国家所不容,亦为那些富国所不取。 二忧曰:建筑文化的低俗现象 诚然,我们已经有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出自训练有素的高水平职业建筑师之手。然而就其大量建造的新建筑而言,建筑文化的低俗现象却很值得注意。这里的所谓低俗,即文化品位和格调低,审美和艺术趣味俗。低俗的表现很多,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一堆砌。这里说的堆砌,包括技巧手法的堆砌,形式的堆砌,色彩的堆砌和材料的堆砌。一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新奇,往往在同一个建筑物上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花拳绣腿,以求一鸣惊人,弄出来的东西,常常是形体破碎,色彩混乱,东拼西凑,杂乱无章,尽管遍体绫罗,宝气珠光,也掩不住它浑身散发出来的粗鄙无文的小家子气。 也许有人会以为我这是反对丰富多样而主张单调贫乏。这是误解。我素来主张建筑形式的多样化,主张各种风格、流派和形式的共存杂处与兼容,使每个建筑都能以自己独特的高格调的形象而组成丰富多采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人文景观。我所深恶的是那种雕虫小技般的堆砌,在一幢建筑上做尽自己的几乎全部功夫,这种所谓丰富只能造成城市环境的混乱与恶化。这里有个或许恰当的比方。如果把一个个单体建筑比做演员,把建筑群体空间环境比作一台戏,那么,倘若每一个演员都是富有才华和艺术个性的表演艺术家,或老生,或小生,或青衣,或花脸,或旦角,或丑角,他们各自以其独具魅力的表演又互相关照默契地在舞台上交流,就会演出一幕幕整体和谐而完整的有声有色的戏剧。反之,倘若每一个演员都是庸俗浅薄之徒,只顾自己卖弄才能,唱做念打般之上,生末旦丑样之耒,那戏也就不成其戏,角儿也不成其角儿了。我所指建筑上的低俗堆砌,就正是象这样的东西。这种低俗堆砌之风若不加批评,一会浪费金钱,二会倒人胃口。 三忧曰:环境设计观念的淡薄 建筑艺术其实就是环境艺术,是人类在大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人造环境。而每一座建筑,就是同时处于大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之中的个体。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必须首先是一位环境艺术家,当他面对一项设计委托时,其艺术眼光和构思的激情首先应当把握和拥抱宏观的环境世界,即对这个建筑所处的国度民族、地理山川、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等,作宏观的了解与认知,以形成深层的富于哲理文化的思考;然后再对城市环境、周边环境、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做深入的考察和细微的分析,以形成建筑平面空间、尺度轮廓、造型色彩等等具体形象的思维。这种把握宏观和捕捉具象的完整的设计方法,便是建筑师必须具备的环境设计观念。可惜,如今能做这种思考的建筑师还并不太多,所以那种大师级的、大手笔的、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非常得体地处于环境之中的建筑作品便如晨星之寥寥;而充斥于城乡的那些与环境不甚相宜甚至格格不入破坏自然景观和污染城市视觉环境的建筑,便如蝗蚁之汹汹。 鉴于此,我以为建筑学界有责任大声疾呼,唤醒建筑师乃至长官和公众的环境意识,以保护和美化我们的环境空间。其实,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最富于环境意识和人文主义的文化。中国建筑之钟情自然山水,拥抱自然,取法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品格十分高妙精微。这里要特别呼吁的是请我们的建筑师朋友取得共识,把环境设计观念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去处理自己的作品,从设计哲学、创作心理学、设计方的高度来提高自己的环境艺术创作水平。 四忧曰:仿古复古趋势之得宠 一说这个题目,恐怕就要得罪人,尤其是得罪长官。然而倘若为着建筑文化的进步,便只好打恭道:诸位大人先生,得罪了。 其实,仿古也好,复古也罢,若象电影般再现和展示某一历史时代的建筑文化风貌,偶一为之,也无不可,只要老老实实地说明白你这个东西并非真迹,乃假古董,复制品,组装货,观众或顾客自会一笑置之,默然相许。然而假若变成一种时尚,一种新潮,政府提倡,长官偏爱,一些建筑师又投其所好,随声鹜从,趋炎而附势之,到处兴建,远近传播,则大可忧也。 仿古复古,从文化发展史看,从来就不应也不会成为主流,倘若将它当成主流而鼓之吹之,便是一种文化上的倒退和没有出息的表现。有人也许会搬出后现代主义之类的舶来文化思潮为之抗辩,恐怕也帮不了忙,因为后现代主义乃西方一种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现象,跟我们国产的这种穿西服戴瓜皮留辫子之类的热衷于模仿复制过去忆苦思甜般的行为恐怕就不搭界,扯不到一起。还有人或会拿出什么“民族形式”“古都风貌”之类的词儿来立论,那道理似乎也并不充足。中国民族众多,各有自己的建筑文化,民族形式,同时又有相互影响与交融。你搞了那么一种形式,是元式?明式?还是清式?是元蒙?明汉?还是清满?恐怕你自己就是一笔胡涂帐,欺人自欺。说“古都风貌”,听来颇觉入耳,言之成理,其实也经不住推敲。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文明都市,奈何定要恢复“古都风貌”?既然你那么醉心于“古都风貌”,又为什么不坐轿子而定要坐奔驰雪铁龙?既然你那么喜欢“民族形式”,又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而定要革履西装?不能服人而又不能取信于人也。 请别误会我这是在反对宏扬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相反,对此我始终抱热忱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问题在于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浅薄,重形而轻神,舍本而逐末,他们心目中的民族形式只是一些最表面、最肤浅也最不重要的僵化的东西,大屋顶,琉璃瓦,斗拱飞檐,画栋雕梁之类,而对于中国建筑文化中最精彩最迷人最独特最具永恒魅力的形式反倒视而不见,见而不识。比如楹联题刻这种精美绝伦的文学表现(或曰文学装修)形式就被人忽视。其实这种形式乃中国之所独有,中国人之情所独钟,同时又与现代建筑有着惊人的适应性。中国建筑所包容的深刻的哲理和浪漫的诗情,中国建筑所创造的文学意境和美学境界,中国建筑的环境意识、人文主义和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气质神韵,等等等等,才是中国建筑文化更为深刻的精华所在。不去探究、发掘和展示这些文化宝藏,而热衷于最浅层最浮泛最没有价值的表面形式的模仿,难道是智者所为吗? 仿古复古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浪费。花很多钱到处盲目地去盖一些大大小小不伦不类的古式亭台楼阁,彩画飞檐,丝毫不顾及民尚不富国力维艰之现状,苛刻地说一句:此乃败家子所为也。 有人或会打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幌子来掩饰,我这里只反问一句:如今国人是喜欢裹脚还是时装? 五忧曰:因袭模仿之旧病 艺术贵乎创新,贵乎独特,贵乎超越:超越前人,超越他人,也超越自身。故因袭与模仿乃艺术之大忌。模仿卓别林者,尽管维妙维肖,到底也成不了卓别林,徒博人一笑;模仿马三立者,哪怕瘦骨嶙峋,最终也不会是马三立,白遭人非议。邓婕饰演之王熙凤,画人画骨,入木三分,独特非常,观众首肯。乡人刘晓庆见之,心有不甘,跃跃欲试,在电影《红楼梦》中再演凤姐儿。晓庆虽天生丽质,一代著名演员,然因已有邓婕在先,且已有独特卓绝之表演,故终难惊世骇俗。此乃晓庆之憾事,亦可见超越之艰难。反观建筑,因袭模仿之病往往不象文学影视诸艺术那样明显地为人所忌,故其常见多发的现象就十分突出。模仿过去,即上面说到的仿古复古;模仿现在,即如今最常见的你抄我袭,东拼西凑,天南海北,技巧手法雷同,形象似曾相识。此病不加痛除,建筑文化就很难进入群星灿烂、各领风骚之繁荣时代。 六忧曰:个性与创作意识的沉眠来源:考试大 因袭模仿之病必然导致个性与创作意识的沉眠;反过来,个性与创作意识的沉眠又必然引发因袭模仿之病。二者互为因果。诚然,建筑师和建筑作品的个性或个人风格,较之其它艺术是最难表现的,但无疑仍然是胸怀大志的建筑师所孜孜以求的目标。个性与创作意识二者,创作意识是最重要的。一个富于创作意识、创作激情和创作欲念的建筑师,当他面对一个设计题目时,必然会有展转反侧,夜不成寐,食不甘味、呕心沥血的心路历程与体验,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或多或少总会有某些个性或个人风格的自然的流露。缺乏创作意识或根本没有创作意识,没有激情与欲念,就只能复制与仿制,制造出一幢幢毫无生命气息的大路货,而这样的建筑,在我们的广大城乡又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铺天盖地而起,并且正在一片片大口大口地吞噬蚕食绿茵茵的良田美土,碧水青山。 缺乏个性与创作意识,其源乃出于怠惰与环境的压迫。怠惰不言自明,环境的压迫则主要是指世俗的偏见与长官意志和行政指示对建筑艺术创作的干预。而世俗偏见则又多来自一些业主对建筑艺术的无知和欣赏口味的低俗。面对压迫,建筑师如果不做抗争或不敢抗争,不坚持和鼓吹自己的建筑主张和艺术构想,一味逆来顺受,迁就屈从,久而久之,即使有鲜明创作个性票赋的建筑师,也会日渐磨光棱角,变得圆滑世故,从而使自己的作品也如怪胎一般,似驴非马,物种混杂,丧失自我。 七忧曰: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我在《建筑诗学开篇》里就曾颂诗般地写道:建筑师创造之秩序,将智慧物化于天地之间,虽不能永恒,却可以长久,经百年风雨,千载沧桑,而长留世界。又说:人造空间乃人类生命之依托,而建筑师,乃人造空间最重要的创造者,其使命何其神圣与崇高!我呼喊道:建筑师们啊!当你们辛勤于一幢建筑的创造的时刻,难道不会觉得你手中的笔如重千斤,并由此而产生崇高的社会责任感,陶醉于神圣的创造的欢乐么? 社会责任感,是建筑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最重要的基础。在如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个基础正经受着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以唯利是图的商人和玩世不恭者的心态来从事这个神圣的职业,轻率而匆忙地生产设计图纸,必然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丧失或淡化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八忧曰:建筑设计的粗放 由于时下房地产业的蓬勃和建筑市场行情的汹涌,一方面业主急功近利,盲目大上项目,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几可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并且所要求的设计周期又愈来愈短;另一方面,一些设计单位面对此种现实始而惶然继之大悟,为了适应这种市场的非正常需求,只好快马加鞭,日以继夜,突击出图,甚至不惜“偷工减料”,补肉挖疮,以解燃眉。更有一些建筑师工程师或半路出家的二把刀者,甘作散兵游勇,私下四出揽活,承包设计,“业余”“炒更”,赚取高额酬报。还有一些自己不会做设计,学而无术之徒,神通广大,搞得一纸设计执照,靠卖图签过快活日子,赚取那些从事业余设计的技术人员的剩余价值。凡此种种,都渐渐造成时下建筑设计的粗放之势。此种情形,若不加注意,那么设计水平低下艺术质量粗劣的建筑便会愈来愈多。 以上八条,或者多余,或乃杞忧,今斗胆陈之,作为“港澳台及海外建筑师在大陆作品研讨会”之题外絮语。 才疏学浅,一孔之见,尚求方家赐教;直言不讳,多有得罪,还望宰相海涵。
相关推荐
通知:本页信息由注册会员(机构)自行发布或提供,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最终以机构的官方信息为准,任何关于对机构的推荐都不能替代您的考察核实,本站不承担相关内容和推荐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如果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被侵犯,请立即向我们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切实维护您的合法权利。联系我们:186152263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