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课,可以说是缩短中西文化差异的桥梁。在西方,语法更多的是所谓的语感,不受更多重视,因为那是他们的习惯。但在东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和西方的话,在顺序上,甚至在内涵上或多或少都有所党。因而,才有了我们的语法课。
有了语法,异国人才能将各式各样的词汇组合,成为名人佳句;有了语法,才能让异国人对于异国的文化、谚语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如同我们中国的文言文一样。比如有一句话: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其中既涵盖了主谓一致,此中的all指代的是物非人;涵盖了定语修饰,此中的glitter并非名词而是动词,用来修饰all;外涵盖了部分否定,因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所有闪闪发光的都是金子。同时也可以从它的出处,了解到国外文学的语言奥妙。
现如今,对于语法的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道理上的必经之路。语法学习的好与坏,同时也可以多少反映出学习者的一个习惯的好与坏。
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经历的课堂里,多少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似乎喜欢和老师唱“反调”,老师问他们什么问题,他们会回答说“我不会做”或者说“我猜的”,对于他们的行为,有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无奈吧。
但如果我们反转思考,兴许答案会有所不同。他们的不知道,其实他们或多或少希望我们能够给予他们关注,不是吗?每一位学生就有他们的特点,好比语法里的专有名词,他们都是****的,都是特有的。在学校里,一个老师面对很多学生,无法一一查缺补漏,但在新东方,小班化的教育给予了老师更好的平台,让老师有机会对于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逐步分析,既然如此,何不将他们的不知变为知之,猜测变为推理呢?
记得《易经》中有一句话:“动则得咎”,意思是只要你选择做的事情,就会有得失。但《易经》并不是让人不动,而是告诫我们,当我们明白在每一次失去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更多的考验,并且生命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的时候,就不再会为眼前失去的东西感到痛苦了。学生说不会做,没关系,这恰恰是他们暴露的缺点,引导他们自己从题目中的信息去寻找,才能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对题目的自信;对于学生的错误题目,正是他们的痛处,只有让他们暴露,并开导他们如何在跌倒的情况下站起来,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痛处和成功。
人感受到痛,就会下意识地想到回避,害怕下次再次受伤。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国家有聪慧的人,也有相对迟钝的人,但只要有心有力,任何难事都可以完成。然而,在做好事情的前提,良好的习惯才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正是一个**的机会。诸如“笔记应该怎么记录?”、“作业应该怎么做?”、“要点应该怎么记忆?”、“怎样去做错题集?”等等……对于那些“我没做”或者是“我猜的”,他们可能之前因为受到过某些挫折,以至于养成了没做或者瞎做的习惯。但如果我们在一旁给予他们鼓励,给予他们美好的前景,告诉他们现在的小痛为了将来的不痛。没有人不想将自己变得优秀,更何况是那些“我猜的”、“ 我没做”。在得到没有预料到的批评后,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心里对于自己的不做或瞎做,也会有一种愧疚感,对于自己的不做,也会加快心理脚步,想去完成;对于不会做的,更会大胆提出,这样,在无形中他们改掉了自己的“陋习”。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能教授的是知识点,而对于每位学生来说,掌握和了解自己的知识点,并且正视自己的错误才是更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为未来的语言学习打好基础,良好的习惯恰是一个借助通往成功的道路。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着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比如,多次尝试开瓶罐只为寻求瓶中物,那么在我们的求知过程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呢?将一种好的习惯归为自我所有,好的习惯必然成了刚进初中的学生一门必修课,就让我们将习惯变成自然吧。